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领免费看书特权

第183章

高工课堂

一个月以后,江玉果然在一个网站上,注册了一个叫“高工课堂”的教育频道,开始发初一的物理课,一册书分为十五讲。

姜岳升还特意看了一遍,感觉妈妈讲的内容主要的特点是,对课本内容进行了广泛的横向延展,可以作为职业教师讲的内容的一个补充。毕竟妈妈有近六十年科学研究的经验,对各行各业科技领域的知识积累,是极其丰富的。

姜卓玛听说奶奶开始讲课了,就让奶奶讲学龄前的课,等姜南美会说话了好跟奶奶学。

江玉愉快地答应了孙女的请求,说等两年以后,肯定会讲学龄前的课。

阿超最近发现,氨气温差发电系统的效率,好像比以前变低了。

它派手下去调查了一下。

手下人经过调查发现,是因为氨气的循环系统不停地将基地的热量带到上层冰盖,导致基地内的温度下降了。

于是,基地内与冰盖的温差变小,发电效率就开始下降了。

阿超想,如果这样下去,为了发电,基地内的温度会越来越低,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。

于是阿超开始考虑新的发电方式。

它查询到,在它所在的这个基地下面的地壳的厚度竟然只有不到两万米,差不多是地球上地壳最薄的位置。

如果挖下去一万多米,一定能提取到无穷尽的地热。

那样的话,就可以用地热发电了。

地热的温度没有几千度,也有几百度,这么大的温差,效率肯定比氨气循环的发电效率高。

但是向下挖一万多米是否可行呢?

如果可行的话,该如何施工呢?

毕竟要把一万多米深的洞穴下面的碎石运上来,都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。

于是阿超开始搜集有关深挖地层的相关资料。

它估计,可能要挖出来五百万吨左右的地下岩石,才能挖出一个直径十米以上、深一万多米的垂直的深洞。

可以把挖出来的碎石扔在冰盖下面的大海里。

经过仔细的测算,阿超认为这个思路可行。

于是,它便开始制定工程计划,准备采购需要的设备。

它从资料上看到,人类有一种工程用的大型升降梯,可以用来从洞底下向上运送石块,但是这种升降梯的高度极限是七十米。

要想挖一万七千米深的洞,需要二百六十多级这样的垂直升降梯。

好像有些不太现实,因为这么多级电梯估计每天都会出故障,而且效率也会特别低。

可是挖出来的碎石怎么从下面运上来呢?

阿超又去查人类积累的工程资料,它发现,如果在洞底下把碎石磨成粉末,然后用泵往上送的成本,比用升降梯低很多。

其实根本就不需要升降梯,因为机器人可以一直在洞底下工作,如果需要上来维修,可以用缆绳拉上来。

于是,阿超决定用泵送泥浆的办法,向上运送岩石粉末。

这就需要在下面安装几台岩石粉碎机。

虽然用泵送泥浆也需要一百多级接力,但是毕竟泵送泥浆的设备很便宜,比垂直货梯便宜多了。

它可以让罗平在南奥黛国采购,然后运到南极来。

一切都规划好了之后,阿超便开始布置生产和采购设备。

激光挖掘机它原来就有,因为这些年时时刻刻都在不停地在南极下面挖洞,各种挖掘设备都有。

不过,也有一些大型设备在市面上无法采购到,需要阿超自己想办法制造。

比如,做隧洞内衬的模具。

就是挖这个洞需要内衬,而制造内衬需要模具。

因为以往在南极下面挖的隧洞大多是水平挖掘,内衬都是圆弧形的。

现在要挖下去接近二十公里垂直向下的隧洞,内衬肯定是圆形的。

这就需要造单独制造一个大型的机器人,来完成浇筑内衬的工作。

……

这天,姜岳升联线妈妈,想跟妈妈聊聊天。

“妈妈,你现在在准备讲哪一门课?”

姜岳升知道妈妈已经把初中物理都讲完了,肯定应该在计划着讲另外一门。

“我现在在准备讲初中生物,第一册的教材已经准备好了。”江玉自豪地说。

“哦,为什么要讲生物呢?”姜岳升以为妈妈会讲化学或者数学。

“我觉得生物很有趣,我看见了一些参考资料后,感觉非常有趣,于是就决定先讲生物。”江玉很得意地说。

“哦,我经常看你的物理课,我觉得访问量还不错。我也读了一些粉丝的留言,感觉你的主要粉丝,好像大部分是老师,好像不是初中的孩子。”姜岳升笑着说道。

“哈哈,没想到我的总司令儿子还看我的课。确实是,好像没几个孩子看,大多数都是老师在看。”江玉笑着说。

“是不是妈妈讲得太难了呀?”

“嗯……有可能,也有可能是这个年龄的孩子根本就没心思在网络上补课。”

“哦,还真是的,有时间都玩游戏去了,谁还有空看网络教材呀?”姜岳升感叹道。

……

阿超向下挖洞挖了快到一年时,终于挖到了一万五千多米深。

现在实在是挖不下去了,因为下面的温度已经上升到四百五十度了。

在下面工作的机器人都是经过改造的耐高温机器人,但是也承受不住四百五十度的高温,经常有在下面施工的机器人因为高温而损坏。

阿超于是下令停止下挖,开始安装地热发电设备。

它打算用熔盐,来向上提取洞底下的热量。

在把洞底下的挖掘设备都拆除后,在洞底下安装上密集的高压熔盐管道,然后在熔盐管道外面灌满了熔盐。

熔盐再经过多级高压泵,送到上面之后,依然保持着四百多度的高温。

阿超还是采用在南美采用的那个地热发电技术,就是那个叫《低温热源液体工质储能热胀冷缩驱动液压活塞发动机发电》的发明。

这种设备可以把热能通过液体热胀冷缩,转化为活塞运动的动能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完善之后,发电效果非常好。

于是阿超下决心,决定再搞十个这样的发电系统。

这一次用地热发电的成功,不光彻底解决在南极冰盖下发电的问题,还顺道帮阿超解决了矿石的问题。

因为它在向下挖洞的过程中,发现了大量的新矿藏,包括很多以前需要从人类那里花高价购买的稀有矿藏。

有了这些矿藏,阿超决定开始大规模地发展重工。

它准备要彻底摆脱对人类工业体系的依赖。

……

这天,翁姆打电话给姜岳升,说小孙子要过一周岁生日,她已经在海碗居定好桌,明天晚上全家要吃个团圆饭,儿子也从内蒙古赶回来了。

第二天下午,姜岳升提前离开了办公室,提前半个小时就来到了翁姆订的包间。

他一进门,竟然看见姜春华一个人正坐在旁边看手机。

“爸爸……”姜春华看见爸爸后,急忙站起身打招呼。

“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?”姜岳升好奇地问。

“我下午跟一个同学去奥体中心跑步,就直接过来了。”姜春华一边说一边又坐下了。

“说说你们单位有什么新见闻。”姜岳升心想,儿子第一年工作,在单位一定有很多新感受。正好借这个机会跟儿子聊聊,平时也没时间。他有快一年没见过儿子一面。

“哦,我想想,哈哈……”姜春华略显腼腆地说。“哦,对了,爸,我们有个同事,超级牛,”

“哦……?怎么个牛法?”

“他记忆力超好,我们机房的墙上有个卫星跟踪表,全站的人,包括老职工都背不下来,他来的第一周,就倒背如流。”姜春华说的时候两眼直放光,“对了,他是跟我一起在基站实习的。”

“哦,确实厉害,我的记忆力就不好,我觉得你的记忆力也一般,哈哈。”姜岳升说着笑了起来。

“是呀,我的记忆力很差,所以就特别羡慕他,呵呵。”姜春华又腼腆地笑了笑。

“还有呢?”姜岳升还想再听儿子多说说单位的事情,他好找机会开导开导儿子。

因为他发现春华的性格好像比较孤僻,也有些过敏。似乎是不太适应社会。

“哦,对了,雷春明这个人很怪,他从来不跟我们玩,也不在食堂吃饭,但是他好像工作从来不出错。”姜春华眨了眨眼,好像意识到自己有什么问题,“雷春明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记忆力超好的人,我觉得我们科长好像要提拔他当副科长了。”

“哦……”姜岳升点点头。“这个人看来很稳健,是吧?”

“对,我们背后都叫他机器人,呵呵。”姜春华又腼腆地笑了。

“哦?”

姜岳升一下子想起了当年,他在南美执行特殊任务时,被觉醒者的一台机器人打入内部的事情。

但是又一想,感觉自己可能过敏了。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第183章 高工课堂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
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
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
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,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
福利倒计时 05 : 00
立即领取
05 : 00